判定不平等合同主要依据合同内容是否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具体标准如下:
一方利用优势或对方缺乏经验
一方当事人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或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权利义务明显失衡,这样的合同即可被认定为不平等合同,也即显失公平的合同。
合同条款不公正分配权利义务
在判断合同时,需要审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看其是否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公正的分配。如果一方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且这种不利地位是由于另一方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那么该合同就可能被视为不平等合同。
利用紧迫情势或缺乏实际经验
合同当事人一方利用了对方紧迫情势、缺乏实际经验或不知情,使之提出或接受了明显不利的条件。
不正当利用经济或社会优势
当事人一方不正当地利用其在经济地位、社会影响或人际关系上的优越条件,使对方接受或提出明显不公平的交易条件。
第三方不正当干涉
因第三方的不正当干涉,使双方当事人不得不达成显失公平的协议。
合同条款违反公共利益或规定
如果合同的条款明显具有违法或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道德和良好习惯,这样的合同条款也有可能构成不平等合同纠纷。
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其他不公平因素
合同条款明显不平等,一方在合同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强调一些条款或明显隐瞒重要信息,导致合同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产生不利后果。
合同之间的交易情况明显不平衡,如果合同当事人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信息差距等都存在巨大差异,即一方所占主导地位,另一方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这种情况下,合同容易导致某一方利用对方优势,迫使对方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
在实际操作中,判定不平等合同需要综合考虑合同条款、交易情况、当事人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合同存在上述情况之一或多个,受损害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认定合同无效。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条款和权利义务,避免因不平等条款而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