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寺在鼓山。
鼓山海拔969米,耸立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
一千多年前就已名闻遐迩,因顶峰有一巨石如鼓,每当风雨交加,便有簸荡之声,故名鼓山。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建在海拔455米的山腰处,面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始建于唐建中四年(783年),初名华严寺,相传因寺前有罗汉泉涌出地面而得名,明永乐五年(1407年)赐名"涌泉寺"。
涌泉寺,听名字就感觉特别的清凉和幽静,所以一定去看看。
“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是涌泉寺的奇特建筑格局。
涌泉寺山门,上书“无尽石门”,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藏头联,是为纪念清同治年间三度主持涌泉寺的净空法师。
涌泉寺占地约1.7公顷,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依着山势层层上升、构成完整的古代建筑组群。
首先看到的是一对“千佛陶塔”耸立在寺门两侧。
这两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烧制的。双塔是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仿宋代木构楼阁建筑风格,两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宝塔, 这种用陶土烧制的大型宝塔乃全国罕见。
寺门之上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
从寺门沿着石砌的台阶步入天王殿,殿中供奉着塑金大肚弥勒佛像。
天王殿后面有一个大天井,天井中央的水池,引入山泉,清澈见底,池上卧着的小桥,名石卷桥,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砌成。左右有两厢楼、钟鼓楼对峙。
天井上方刻的"石鼓名山"四个字,这是清乾隆年间福州郡守李拔所题。
沿长廊拾级而上,两侧是闽王祠、伽蓝殿,正中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初建于五代开平二年(908年),宋朝重修。
殿中供奉的是明天启元年(1621年)的释迦牟尼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像,供桌前两旁各立一尊铜童子像。
大雄宝殿的天花板上彩绘艳丽夺目。是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各种禅龙图案129块,丹顶鹤图案86块,另有麒麟、白马、象、猿等图案27块。这些图案使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大殿后侧还有清康熙年间铁铸“三圣像”,表面贴金,重约2300斤,金光灿灿。
大雄宝殿之后为法堂,东侧下方为藏经楼。
涌泉寺并不大,但是历史遗迹众多。
(一)在藏经楼正中有座释迦如来灵牙舍利宝塔,塔中存有三颗舍利子与佛牙。
(二)在西侧方丈室的天井中栽有3株铁树,相传分别为闽王王审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所栽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中间一株为雄树,至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三)寺中的香积厨保留有4口巨锅,为宋朝时所制。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装水20担、下米5担,真可谓是“千口之锅”,养千人之众。
(四)南侧回龙阁的放生池是北宋绍兴年间(1131-1161年)开辟,元明两代重开修缮。现放生池内放养着上百只乌龟和红鲤鱼。
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上书“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有似石洞,故名“灵源洞”。
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一半。真、行、草、隶、篆诸体俱备,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
这其中有历代的精品,如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和当代郭沫若等题咏。
但最有名的还是“喝水岩”题刻,通俗易懂,又接地气,以至于这一带都被民间统称为“喝水岩”。
这个喝水岩和涌泉寺这个名字很般配,烈日炎炎,感觉好清凉。
很多人到了喝水岩,以为可以喝上甘甜的泉水,但实际上喝水岩下的深涧长年干涸无水。
其实喝水岩的“喝”不是喝水的意思,意为大声叫喊。传说是涌泉寺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喝水止喧哗,溪涧就干涸了。
很喜欢这一带的摩崖题刻,特别是其中一个题刻“山水知音”。
山水知音!这句话代表了所有的石刻文字,与山水相交相知,何其的洒脱何其的超然。
登临鼓山、拜涌泉寺、看喝水岩,上的山来,看山看水看风景,都是山水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