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清明将至。作为追思先辈、传承温情的传统节日,清明承载着中国人对先辈的敬畏与追思。
然而春日天干物燥,山林草木丰茂,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祭祀活动中的用火行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严守用火底线,让思念与文明同行,绿水青山还需全民守护。

近年来,因祭祀用火或野外违规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屡见不鲜,不仅烧毁成片林海,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请务必树立“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意识,主动学习防火知识及应急技能,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条例》等法规,让守护森林成为内心坚守的责任。

以文明寄托思念,方得清风长伴。献一束素雅鲜花,植一棵长青苗木,清扫一次墓碑尘埃,让清明回归“清”与“明”的本真。

进入林区及祭扫区域时,请主动配合防火检查,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山;不在林间、墓地、草坪等区域吸烟、野炊、烧荒,更不随意焚烧秸秆、垃圾。祭祀结束后,务必仔细检查残留火源,确保火星彻底熄灭再离开。若发现他人违规用火,及时劝阻或拨打全国森林火警电话12119,让每一次行动都成为守护森林的“安全锁”。

森林防火不是一人之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攻坚战”。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孩子爱护自然、远离火源;监护人要看护好特殊人群,避免因疏忽引发意外;企业、社区、学校等单位,要通过宣传海报、科普活动等方式,织密防火安全网。唯有人人担当“第一责任人”,才能让森林资源得到最坚实的守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森林便是守护未来。这个清明,让我们以文明为纸,以思念为笔,以春风为笺,书写对先人的追念,在行动中绘就生态的底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聂婧文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