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萌
八级大风中平稳悬停,厘米级精度动态定位实时反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最大航程250公里、巡航速度可达200公里每小时……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首次设置低空经济展示专区,一系列蕴含最新科技成果的低空飞行产品竞相登台,一幕幕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彰显出低空经济的广阔发展前景与可观的消费潜力。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显著特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举措,为推动低空经济“腾飞”提供方向性指引,将有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创造消费新需求、打造增长新动能。
在上述背景下,消博会低空经济展示专区大放异彩。多家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拳头级”新品,吸引大量观众参观体验。不少产品已获得有关部门认证许可,可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将成为人员和物资运输、城市巡逻、森林消防的好帮手。丰富的展示内容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智慧低空未来已来”。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是否接地气、能提高多少效率、安全性如何,更是参观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4月14日,一架载货无人机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起飞,装载两箱海南热带水果和一份重要文件,跨越24.4公里的琼州海峡航线,仅用19分钟便抵达广东徐闻港,比“陆运+水运”的传统物流运输方式节省5小时。展会现场展示的低空短途通勤摆渡、低空文旅航线开发、航空应急救援网络等应用场景,同样令人瞩目。相较于传统通用航空,低空飞行器具有低成本、低门槛等优势,能够更好满足人们对高速运输、短距离飞行的新消费需求。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这片蓝海,正引得市场千帆竞逐。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监管链条、技术成熟度、设施配套,强化安全保障,加强跨区域协同,将不断夯实消费信心,释放更大低空消费潜能。
透过消博会这个大舞台,世界看到中国在无人机、人工智能、立体交通管控系统等领域处于全球一流水平,丰富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为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消费方向打开新的想象空间,正在“展翅”的低空经济必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更多新闻:
人民网评:紧密链接全球,共享中国机遇
人民财评:东方美学邂逅全球市场中国品牌闪耀消博
人民财评:消博会,让我们对智能生活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