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瞭望 | 香云纱织出非遗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24:00    

香云纱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晒制手工艺,受天气和地域影响极大,称得上“阳光产业”。为了游客近距离接触香云纱,充分了解香云纱,感受香云纱非遗的文化魅力,从业者积极探索多元传承和推广路径,打造学得到、带得走的非遗新体验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詹奕嘉 邓瑞璇

匠心巧手浣云纱,绸缎绫罗染物华;返璞归真泥润色,借来神韵锦添花。

被誉为“软黄金”的香云纱,凭借纯植物染料染色工艺,在中国丝绸中一枝独秀。早在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这个曾经“养在深闺”的小众精品越来越为人熟知。

春暖花开之际,走进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工人碎薯晒莨、学生体验“过乌”、游客参观购物……香云纱的独特魅力交织成一幅动人画卷。

工人在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晒莨(2024 年 7 月 9 日摄) 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供图

非遗忙起来

“从二经绞罗织线成布,到用薯莨汁反复浸泡、在骄阳下曝晒、用珠江口特有的河泥涂抹等独特步骤,每一步都‘因天而异、因地而异、因场而异、因人而异’,所以每一匹香云纱都称得上独一无二……”

在湴湄村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展馆内,讲解员如此这般介绍香云纱独特的染整工艺。游客则通过影像、图文、3D情景、实物等,沉浸式感知香云纱“三蒸九煮十八晒”的制作过程。

在浸染场,师傅们凭借丰富经验控制莨水的浓度与拍打坯绸的力度,最大程度优化香云纱染色效果。在晒莨场,一片片布料沐浴在阳光下,等待时间的馈赠。

文化园研销负责人陈再明说,在“过乌”体验区,游客可亲眼见证河泥中的高价铁离子及其他成分与薯莨汁中的单宁发生化学反应,织物涂上河泥的一面悄然发黑,最终形成面黑里黄、越穿越软的香云纱。

销售中心内,有各式各样的香云纱成衣,还有手拎包、耳环、蝴蝶结、丝巾等类型的文创产品。“香云纱看起来厚重,其实‘透光、透气、不透肉’,非常适合热带、亚热带炎热的夏季穿着,越穿越柔软、越有光泽。”工作人员吕春苗正在为游客介绍如何通过布料的颜色、纹理、手感等辨别香云纱,吸引不少人上手体验。

这个火热繁忙的文化园,主体占地面积21亩、晒场面积150亩,去年被评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广州市云纱星韵文化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兆荣介绍,香云纱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晒制手工艺,受天气和地域影响极大,称得上“阳光产业”。长期以来,香云纱染整工艺主要集中于珠三角的南番顺地区,即广州的南沙、番禺和佛山的顺德。加上香云纱工艺流程漫长复杂,较难呈现在大众眼前,是纺织品行业的小众产品。如何让更多人知道、传承这一非遗瑰宝,是从业者试图解答的问题。

罗兆荣告诉记者,近年很多冒牌布料冲击市场,为了把老祖宗留存下来的手工艺延续下去,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香云纱,公司在湴湄村创办这个文化园,以打造学得到、带得走的非遗新体验。

人气旺起来

记者在湴湄村采访了解到,通过村企合作,生产、研发、销售、研学、旅游等板块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香云纱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非遗游“火”了起来,当地人气越来越旺,每年参观研学人数超过15万人次。

春节后返岗的研学老师郭嘉莉,最近忙于接待一批接一批的中小学研学团。“新学期开始,我们收到更多研学需求对接。其中大部分是珠三角城市学校,大家对本地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

针对不同人群,香云纱产业园目前已研发开设11门香云纱非遗研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香云纱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生产工作坊观看丝绸坯布成为香云纱的流程,也可以在晒场观察阳光、水分与坯绸的奇妙反应,还能上手体验香云纱“过乌”……丰富的内容设计,让大家沉浸其中。

可以容纳数百人的体验区内,一群小朋友正在研学老师指导下,将河泥透过印花模具,细致地涂在浸染过薯莨汁的小手绢上。5分钟后洗去河泥,精美的印花牢牢印在布料上,奇妙的变化让他们惊叹不已。

为了更好传播香云纱文化,产业园还不定期举办大湾区时装秀、香云纱服装设计大赛、香云纱文创产品大赛、青少年合唱大赛等,吸引设计师、在校学生创业。如2023南沙榄核香云纱时尚文化节期间,就举办了服装行业网红直播、云纱染整技艺亲子研学、国潮时尚亲子服装秀、特色南沙非遗美食节、首届湴湄灯光节、“云纱星韵”杯音乐节等活动。

罗兆荣表示,举办时尚文化节,能够促成不同领域跨界交流,各种文化创意跨界碰撞,并让游客近距离接触香云纱,充分了解香云纱,感受香云纱非遗的文化魅力。

“在坚持做好原汁原味的非遗手工制作的前提下,我们努力开发、设计以香云纱面料为主的品牌与设计,注册了以香云纱为主题的两个品牌。”文化园研销部产品经理罗树坤说,他们还与广州的青年团队合作,并邀请香港、澳门的年轻设计师来园区交流学习,参与产品设计,为香云纱产品注入新理念,助力其走向国际市场。

从单一的黑色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从消费群体主要为年长者到现在成为各大时尚设计师的宠儿,越来越“忙”的香云纱正在走出一条年轻化的新路径。

乡村火起来

香云纱非遗故事的续写,也是湴湄村乡村振兴的新篇。

这一传统非遗带动乡村文旅发展,为乡村引入大量人流、资金流,让古老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去年5月,云纱星韵香云纱产业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湴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有娣介绍,湴湄村引进香云纱产业园,加上集约流转土地、建设现代养殖基地等方式,村集体收入实现翻倍增长,从2021年的200多万元增至2024年的500多万元。不少村民更是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明显提升。

“接下来,村里将继续协助配合企业落地投产,推动村企合作,实现产业融合打造,进一步拓宽村民收入与就业渠道。”林有娣说。

企业和乡村的合作前景并不局限于此。在村企合作的构想中,他们希望以香云纱产业园为基地,打造集生产、染整、加工、展销、私人定制、品牌孵化为一体的香云纱全产业链,通过10到15年努力,创建服务于香云纱行业的产业发展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使这里成为全国意义上的香云纱行业“枢纽”。

“香云纱是非遗产品、广东地理标志产品,这个生产销售集散中心也会是一个非遗旅游集散中心。”罗兆荣憧憬道,到那时,村里可能每天要接待上百辆旅游大巴,以香云纱为抓手,农文旅事业不断做强做大,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香云纱产业发展中心。■

  • 相关文章
  • 蒙自:数据产品首登交易平台 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近日,由蒙自市数产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蒙自市医疗结构化数据集”及“蒙自健康云图”两项数据产品,正式在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完成挂牌流程并成功上架,标志着蒙自市成为红河州首个实现数据产品交易的城市,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全面提速。为破解数据要素流通难题,蒙自市成立滇南国际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并建

    2025-04-15 17:05:00
  • 瞭望 | 香云纱织出非遗新图景

    香云纱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晒制手工艺,受天气和地域影响极大,称得上“阳光产业”。为了游客近距离接触香云纱,充分了解香云纱,感受香云纱非遗的文化魅力,从业者积极探索多元传承和推广路径,打造学得到、带得走的非遗新体验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詹奕嘉 邓瑞璇匠心巧手浣云纱,绸缎绫罗染物华;返璞归真泥

    2025-04-15 11:24:00
  • 美国豁免智能手机等“对等关税”,果链概念股飘红

    “特朗普太善变了。”这是近期多位行业内人士的心声。据央视新闻,4月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4月14日盘前,财联社就发布了消息称,上周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出来澄清道:特朗普政府免

    2025-04-14 18:05:00
  • “人差点吹没了!”风口寸步难行,黄山因大风降雪停运索道

      潇湘晨报消息,4月12日,全国多地经历了极端风雨雾霾天气。因时值周末,安徽黄山景区仍有不少游客爬山。  当日,在某社交平台,有不少游客分享了自己“特种兵式”爬黄山,并在山上经历风、雨、雪的视频。  一位游客发了自己在黄山天门坎景点的视频并称,“这谁扛得住,天门坎8级大风,人都差点吹没了”。视频中

    2025-04-13 19:10:00
  • “上新”不断、“破圈”不停 背后有哪些消费市场的“流量密码”?

    国家信息中心的多项高频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亮点纷呈,呈现向好态势。线下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开年以来,全国主要商圈“上新”不断、“破圈”不停,释放更多消费潜力。在四川成都,这个春天,游客解锁了新的“空中仙道”:泛舟湖上,升腾的云雾与两岸绿树、城市地

    2025-04-1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