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35个字,见证从篆书到隶书的过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23:00    

莱子侯刻石

一块刻石,沉寂山间千余年,无人识其珍贵,被发现时震惊天下。到底是怎样的一块刻石,被誉为“从篆到隶过渡的里程碑”,更被称为石刻中的“大熊猫”?

莱子侯刻石,刻于新莽天凤三年,即公元16年,是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时代早、保存完整、记载清晰的西汉刻石。刻石一共有35个字,简短而有力。内容为:“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丈)人为封/使储(偖)子良等用百余人/后子孙勿(毋)坏败。”

莱子国是西周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方国,位于今龙口市附近。公元前567年,莱子国被齐国所灭,莱子国贵族被迁至今滕州西南的泥梨城遗址附近,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公元16年,莱子国一贵族为族人分封土地并派储子良为特使,召集百余人举行大型封田祭祀活动,告诫子孙要珍惜封地勿坏败,并对此事撰文立石。莱子侯刻石即此而生。

此后,这块刻石沉寂于山间,它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中等待着一个约会。直到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秀才颜逢甲和三位友人一起到邹城西南卧虎山游玩,偶然发现了这块刻石,并在其右侧刻跋文记录寻找经历。莱子侯刻石面世之后,被孟子第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珍藏于孟府。

这块刻石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价值,更在于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西汉的隶书,流传下来的书迹极为稀少,而莱子侯刻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刻石书法古拙苍简,用笔劲挺,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笔画恣纵而有法度,刀刻与书写浑然成趣。它展示了汉字从篆到隶的过渡性书体,是隶书成熟之前的珍贵作品。清代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方朔相继称赞为其发声,莱子侯刻石很快声名鹊起,几乎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程度。当代文学家郭沫若称莱子侯刻石“世俗罕见,金石研究必从解读此石开篇”,将莱子侯刻石推崇至极高地位。

20世纪80年代,莱子侯刻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刻石几经辗转,终于在2002年落户邹城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如今,当人们站在邹城博物馆的展厅里,凝视这块刻石时,它用千年的沧桑,继续向世人诉说着西汉的辉煌历史,见证着汉字演变的神奇轨迹。

邹城是孟子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邹鲁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邹城博物馆展示的邹鲁文化、悠久历史、重大考古发现及其成就,是了解和研究邹城历史,探讨邹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面貌的重要实物资料。截至2024年11月,邹城博物馆藏品总量12166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78件/套(一级文物38件/套)。包含铜器、石器石刻砖瓦、陶器、碑帖拓片、瓷器、古籍图书、其他类等共33个文物类别。

邹城博物馆藏品中:一是能充分体现孔孟儒家文化特色的孟府档案类藏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极高的儒家文化、孟子文化、孟子家族史料研究价值;二是以馆藏“莱子侯刻石”“秦峄山碑”“东汉石墙村中郎刻石”以及极其珍贵的西汉柏树画像石、西汉璧纹画像石等为代表的石刻类藏品、邹城汉碑遗存作为文字学实物,从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文字演变的相关研究及在文献价值与书法价值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此外,考古研学是该馆一大特色,“探秘邹鲁——考古旅游记”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大众新闻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李 莉)

  • 相关文章
  • 这35个字,见证从篆书到隶书的过渡

    莱子侯刻石一块刻石,沉寂山间千余年,无人识其珍贵,被发现时震惊天下。到底是怎样的一块刻石,被誉为“从篆到隶过渡的里程碑”,更被称为石刻中的“大熊猫”?莱子侯刻石,刻于新莽天凤三年,即公元16年,是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时代早、保存完整、记载清晰的西汉刻石。刻石一共有35个字,简短而有力。内容为:“始建国

    2025-04-15 14:23:00
  • 亚洲100经典目的地!为什么是太原?

    4月12日携程口碑榜2025年度目的地榜单发布“2025亚洲100经典目的地”“2025中国50艺术瑰宝目的地”“2025中国100经典目的地”3个榜单上太原市均名列其中▲锦绣太原 刘通摄撒花,鼓掌!为什么是太原?一起来看↓↓↓▲太原春色 刘通摄太原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古老的晋阳大地

    2025-04-15 10:38:00
  • “文脉永续 走向复兴——阿拉善岩画拓片题跋展”落地江苏宜兴

      4月8日,由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阿拉善博物馆与宜兴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文脉永续 走向复兴——阿拉善岩画拓片题跋展”在江苏省宜兴市博物馆展出,展期四个月。  此次展览分为天人合一、天堂草原、物竞天择三个部分,共展出拓片题跋35幅,岩画实物5件,岩画复制品4件,题跋

    2025-04-09 10:08:00
  • 收到!齐齐哈尔这份珍贵藏品

    4月1日,日军侵华佐证史料收藏者陶金雷先生将珍藏多年的江桥抗战佐证史料无偿捐赠给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以特殊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批史料包含一份四版《大阪朝日新闻》报纸,有着以侵略者的视角记录的当时齐齐哈尔图像,成为还原历史真相的珍贵拼图。随着这件珍贵藏品的入藏,

    2025-04-06 21:35:00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消费新场景推动旅游经济新增长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数字科技打造的沉浸式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清明假期,各地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在泰山有1600余处历代留下来的珍贵石刻,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瑰宝正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2025-04-05 1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