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龚彦 通讯员 刘空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推动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所在,是破解发展瓶颈的现实所需,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长远之计。
4月2日,春风和煦,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怀化市举行。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以及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和专家们相聚福地怀化,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共绘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蓝图。

(4月2日,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课题启动仪式在怀化举行。)
共叙情谊,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

(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进行交流发言。)
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包括湖南省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国土总面积13.8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86.95万人,城镇化率51.53%,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2%,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9826.07亿元。
该区域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结合部,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沪昆国际贸易大通道交汇点。这里不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更是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承载着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和沅水流域生态保护的崇高使命。
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情谊和广泛的合作基础。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省市的共同努力下,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得以顺利推进,写入了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此次研讨会主题明确,将为四省毗邻地区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的合作发展,不仅符合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更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共谋发展,探索合作新路径

(会前,与会人员走访调研怀化国际陆港、智慧冷链物流和企业发展情况。)
课题研讨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和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发展改革委的负责人们围绕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了四省毗邻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怀化市委、市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推动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前瞻性思路:
总体思路——依托“双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沪昆国际贸易大通道)、对接“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将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战略融合发展的样板,充分发挥通道重要节点的连接作用,打造两大经济圈共同的产业腹地、双循环通道节点、产业转移承接地和乡村全面振兴试验区。通过3年左右努力,四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省市级轮值制度、会商协商制度等工作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社会治安管理、产业补链建链、基础设施布局、市场要素互补、文化旅游抱团、政策供给共享等方面形成共识、取得成效,湘鄂渝黔四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写入国家层面规划或政策文件。
初步设想——通过平台共建实现区域间经济扩容抱团发展;通过产业链条互补实现区域间产业布局协调发展;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区域间建立便捷高效立体网络;通过生态联保共治实现区域间绿色生态协同发展;通过共享政策和要素实现区域间战略融合发展。
下步打算——充分调研、积极倡议、达成共识、组建专班、编制方案、向上争取、协同推进。
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与四省毗邻地区的合作发展。他们建议,要在产业合作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区域内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的协同发展;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完善区域内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要在生态保护上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长江流域绿色生态融合发展;要在政策要素共享上实现新跨越,推动区域内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合作发展,不是同质竞争,而是求同存异,需要立足各自特点,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扩大发展半径。与会嘉宾们就如何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他们一致认为,要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确保合作事项的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实;要积极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要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共绘蓝图,开启合作新篇章

(忙碌的怀化国际陆港。以上照片均由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龚彦 摄)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四省毗邻地区的合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更为四省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和希望。”与会嘉宾们共同展望了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美好前景。
作为湘鄂渝黔边区成员之一的怀化市,近年来在交通运输、文旅、生态、产业等领域先行先试、深入探索,在推动区域合作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推安全生产与文旅融合,新晃龙溪古镇与京昆古驿道焕发新生机;在产业协作上,怀化国际陆港联动湘鄂赣货源,带动沿线汽车、化工、农机等产业走向东盟;在生态共建中,依托“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和“会呼吸的城市”生态优势,与兄弟省市共谋绿色发展。
这些实践充分证明,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后劲足,区域合作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成为全国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典范和样板,为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