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排长,乐山地域遭遇空袭,部分通信设施被毁,上级命令你排迅速前往乐山地域组织应急通信保障,主要是恢复移动通信……”日前,吉林省长春警备区深入研究学习新《民兵军事训练大纲》,探索通信保障分队训练新路子,深挖辖区优质训练资源,联合驻地某网信部队开展应急通信保障演练,凭借高效的通信枢纽开设,规范的设备操作,以及与网信部队的密切协同,及时有效处置了突发情况,赢得现场军地领导高度赞扬。
近年来,随着国防动员体系深化改革,该警备区陆续编建了无人机支援保障、应急通信保障等新域新质民兵力量。然而,基层训练难题逐渐凸显:专业教练员短缺、训练器材陈旧、场地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新质力量训练陷入“瓶颈期”。面对困境,该警备区党委研究决定,充分发挥长春市驻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联教联训提升民兵应急通信分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为此,他们探索形成了“乘车式”分布升级训练方法。




训练
“我们以网信部队的专业训练资源为‘交通工具’,以民兵应急通信分队和网信部队训练耦合内容为‘换乘站点’,按照‘理论专修—实装模拟—要素协同—实兵检验’四个阶段,推动民兵应急通信训练‘分段进阶’。”该警备区领导介绍道,该模式通过“四步联动”破解训练难题:通过全面摸底考核实现“精准上车”,确保参训民兵找准能力定位;军地联合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实现“准时发车”,保障训练有序推进;依据不同阶段训练目标“按需换车”,逐步提升训练难度与复杂度;建立量化评估体系,完成考核达标后“到站下车”,确保训练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
“搭上了专业‘便车’,找到了努力方向。”刚完成实兵演练的民兵队员张继航擦着汗感慨道。“这样的训练虽然很苦很累,但对高标准完成应急保障任务更有底气了。”在实装模拟训练阶段,民兵队员依托网信部队专业设备,在教员“手把手”指导下掌握了卫星通信链路搭建、应急基站快速部署等核心技能;要素协同环节中,军地人员混合编组,围绕指挥控制、信息传输等内容开展联合演练,有效提升了协同作战水平。
“联训不仅解决了‘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更构建起军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警备区战备建设处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深化联训成果,扩大与驻军部队合作范围,探索将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技术融入民兵训练体系,推动新域新质民兵力量向“专、精、尖”方向发展,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高素质通信保障尖兵队伍。
(成立杰 田志民 王昱)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周佳霖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