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豆翻花样 健康新“食”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39:00    

江连洲(左一)和团队。

江连洲团队研发的大豆制品。

□本报记者 梁金池

近期,“国家喊你减肥”“体重管理年”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一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国家版减肥指南”(《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同样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其中,大豆和杂豆制品成为体重管理人群均衡膳食模式的优选食物。

作为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食豆”由来已久,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传统大豆制品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如今,新的烹饪技术、调味方法和食品加工工艺,赋予龙江大豆不同的美食形态,不断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大豆油的“酶法”变身

走进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琳琅满目的大豆制品映入记者眼帘,这些都是由该院“大豆高值化加工技术与应用团队”转化落地的科技成果。

“这是一瓶酶法生产的大豆油,是高值化加工利用植物油料的代表性产品。”团队带头人、东北农业大学首席教授江连洲拿起一款包装精美的产品介绍,大豆油在国人食用油消费中占比高达40%,如何在加工环节最大程度避免天然营养成分被破坏、保证食品安全、实现提质增效一直是团队努力的目标,“酶法制油”就是由其团队研发的一种以生物酶低温萃取植物油的新型工艺技术。

“目前常见的大豆油加工多是在200℃至300℃的高温下炒制,又在高压下压榨,或通过溶剂法浸出制取的,其所含的油脂还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在油脂精炼环节中的脱色、脱酸、脱杂、脱胶等环节可能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存在加工条件剧烈、蛋白质变性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江连洲说。

“生物酶是一种在50℃左右的温度下就可以发挥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法制油’让大豆油的加工过程更加‘温和’,也更安全。”为此,江连洲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豆油脂穿着一件严实的“蛋白质外衣”,生物酶的加入就相当于给这层外衣安了一排扣子,方便大豆油脂“脱衣”(析出)。不同于以往在高温、高压下的“暴力脱衣”,“酶法制油”也让大豆中的磷脂、异黄酮、皂苷等营养物质实现较高程度的保留。据介绍,这项技术如今在省内外多家企业得到部分推广利用,其中北大荒集团等13家企业近三年新增销售额近20亿元。

植物“肉香”满餐桌

大豆除了可以萃取丰富油脂外,也是人类摄取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江连洲端出一盘色泽鲜亮的“肉”展示给记者:“如果我不告诉你这是由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植物肉’,你很难猜出它的真假。”

既然消费者有动物肉可以选择,为何还要食用植物肉呢?江连洲解释,这里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人们该怎样在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中作出最优选择,其实两者各有绝技又互补短板。以肉类为代表的动物蛋白虽更易被人体吸收,但长期或大量食用易增加高血脂、高胆固醇及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而以大豆为代表的植物蛋白无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丰富,但人体消化吸收不如肉类,所以两者组合食用是更好的吃法。

那如何让植物蛋白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呢?江连洲团队首次提出植物蛋白质柔性化加工理论。“天然的大豆蛋白呈现的是稳定的刚性结构,所以其营养成分相对不易吸收。但当我们对大豆进行柔性化加工后,就会使其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让营养物质更容易、更快速地被人体消化吸收。”江连洲说。

在此技术加持下,以大豆蛋白为代表的植物基产品可以做成“肉饼”“肉馅”“肉丸”“肉酱”等不同形态,在质构、风味、口感、颜色上更接近动物肉的口感,实现“色香味形”俱全。并在中粮集团、禹王、植冉等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明显提升了大豆蛋白产品的溶解性、乳化性、凝胶性等加工及营养特性,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持续拓展大豆的加工利用边界

最近,一款植物基午餐肉的问世,标志着江连洲团队的科研成果再次实现落地转化。

“这款新产品采用先进的高水分挤压工艺,模拟出类似肉类的肌理结构,保证细腻紧实的口感。同时通过香料和调味技术,呈现出传统午餐肉的风味。”江连洲说,相较于传统午餐肉,采用大豆蛋白等制成的植物基午餐肉,不仅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大豆油脂、大豆蛋白之外,传统豆制品加工技术升级、大豆保健食品研发、大豆非食品用途探索等共同构成了江连洲团队研究的5个方向,同时为大豆加工形成完备产业链提供了技术支撑。

“黑龙江拥有发展大豆精深加工的产地优势、产量优势、品质优势和科研优势,将此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其中大有可为,前景广阔。”江连洲表示,未来团队将持续专注于大豆加工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我省大豆精深加工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 相关文章
  • 科技“蜀”光|四川高校实验室大揭秘!

    大家都说,高校是催生科技成果的“摇篮”。没错,今天的《科技“蜀”光》我们就走进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特殊环境机器⼈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看看他们最新的创新成果。“防辐射铠甲”横空出世OMG!西南科大的科研团队竟然把中子射线“封印”在衣服里!这可不是漫威道具,而是用高能结晶粉末织

    2025-04-15 00:13:00
  • 文化抗战的盛典 文化“桂军”的力作

    1944年桂林举办的西南剧展,诞生于抗战黎明前最黑暗的节点,上演于炮声开场、硝烟为幕的舞台,却汇聚了现代戏剧史上的诸多重要人物,合力创造了现代戏剧史上的文化奇迹,从多个方面推动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值得被深刻铭记与致敬。在西南剧展80周年之际,《1944:西南剧展叙事》出版。该书细致梳理了西南剧展这一文

    2025-04-13 06:04:00
  • 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食物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国食

    2025-04-12 04:00:00
  • 罗山县定远乡:扎实开展“禁种铲毒”巡查宣传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毒品原植物进入生长期,为坚决遏制非法种植现象,罗山县定远乡近期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禁毒铲毒踏查专项行动,以“零种植、零产量”为目标,通过全民参与、宣教结合等方式,织密禁毒防护网。该乡组织派出所、平安办等相关单位及各村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菜园中、林地里、山脊、房顶等进行实地查看,切实做

    2025-04-10 12:11:00
  • 赛力斯高管及骨干团队拟1500万元至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观点网讯:4月8日,赛力斯(601127.SH)发布公告,公司高管及骨干团队计划自公告披露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500万元,不超过3000万元。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本文源自观点网

    2025-04-08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