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情况。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在发布会上表示,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山东省教育厅将主动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切实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积极助力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在高等教育能级提升方面,山东将落实《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构建引领和支撑全面创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力推动省属高校“双一流”突破。建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设立重大需求精准科学识别、学科专业设置快速绿色通道,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适配不同领域创新需求。
围绕创新人才供给,山东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培养主阵地、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作用,有组织加强人才引育,着力塑强人才资源、释放人才红利。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建强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校企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在产业一线培养历练高素质劳动者、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柔性引才机制,积极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力引育高层次人才。深化“校企共聘共用”,完善双向流动激励机制,支持高校教师到龙头企业、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跨界融合”,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在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领域,山东以重点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高校科研供给侧改革,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使命导向、应用牵引的高校实验室体系,争创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现有高等教育共同体,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深度赋能山东省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深入实施“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建强用好全省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巩固拓展校企协同创新的良好态势。遴选部分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用足用好我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大学科技园转型升级,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组织高校充分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常态化遴选发布“高校好成果”,推动校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精准对接和高效落地。
记者:曹茜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