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荣锦江的尼龙新材料应用范围广泛(资料图片)。记者 林双伟 摄
12日14时,随着MF856航班平稳泊入机位,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顺利运抵福州空港。
今年恰逢中国同印尼建交75周年,以中印尼“两国双园”这一开放合作新高地为载体,福州对外开放步履更加坚实。
从建设交通枢纽到打造跨国平台,从出台利好政策到协助企业出海……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锚定“合作型开放”
打造发展新格局
“正是有了中印尼‘两国双园’企业这一身份,我们才能顺利成为首票印尼鲜食椰子进口商。”12日,在福州机场航空港货运站,看着一箱箱外皮鲜绿的印尼椰子,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峥嵘深有感触地说。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椰子种植及椰子产品生产国之一,约占全球椰子产业出口总额的38%;相比之下,我国则是鲜食椰子消费大国,椰子水、生椰拿铁等椰子饮品的消费量快速增长。近年来,瞄准这一商机的食品企业不在少数,为何淼天汇能拔得头筹?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推动的共建“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202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来,园区瞄准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载体、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重要纽带、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合作重要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重要通道不断发展,逐步建立起基于双方资源禀赋、优势产业的“跨国共同体”。
以开放谋合作,以合作促开放。福州正在探索走出一条以中印尼“两国双园”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新路径。
今年1~2月,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福州海关出口企业自主开具RCEP原产地声明货值7.2亿元,居全国首位。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尼龙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至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RCEP项下的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允许我们能够自主确定货物的原产资格并开具原产地声明,不再需要到海关或者贸促会等签证机构申领原产地证书,开具声明的时间不受节假日限制,能更加灵活地安排订单计划和出口船期。更重要的是,我们凭着一份自主开具的声明就可以在国外享惠,国际上的客户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认可,今年全球销售预计增长14%。”公司国际业务公司综合部经理陈雪娇说。
此外,福州自贸片区还与法国等国的自贸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挂牌以来,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210家,注册资本1245.55亿元。
推动“制度型开放”
塑造发展新优势
“如果采用一般租赁模式,货款需180个月才能全部收回,而‘保税租赁’模式让我们可以立即收回全部货款并办理出口退税,极大方便公司资金回流。”上个月,随着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85000吨级多用途纸浆船顺利交付并以保税租赁方式出口,全省首单船舶“保税租赁出口”业务落地福州,该公司生产部经理郑浩连连点赞。
勇于开拓的福州人以创新的意识与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提供了品质精良的“中国制造”和“福州制造”,招引了携手共赢的外资企业。
而在这些通联全球的友好互动中,如何找准发力点,让开放之门越来越大,正是新时代的必答题。
在全国率先推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举措,创新推出从企业登记到注销退出的全链条便利化措施,企业开办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小时,最快半小时办结;
全国首创原产地签证管理改革、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海关业务预约模式等举措,为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和无纸化作业贡献“福州经验”;
全国首创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等创新举措,被自然资源部复制推广至全国……
作为开放排头兵,福州始终坚持改革破题,立足福州新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系统集成,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让越来越多“首试”“首推”“首创”“首倡”成为对外开放的坚实底气。
以福州自贸片区为例,挂牌10年来,累计推出21批300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4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23项,5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一项项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正让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成为投资兴业的“高产田”,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迈向“创新型开放”
释放发展新活力
不断加快的对外开放脚步为福州带来了无限机遇,但想进一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仍需向内破题。
眼下,福州正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面向世界实现从产品创新到合作方式的突破,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注入更多活力。
在这里,合作平台能级提升——3月18日,《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建设规划方案》发布,作为全国首个以“自贸+跨境”为核心的数字贸易产业链集聚区,将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整合数字产业、跨境贸易、物流枢纽、金融服务、人才交流等产业链,让这里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数字贸易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数字物流支付结算的重要创新地和智慧供应链平台的重要汇聚地。
在这里,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今年前2个月,公司出口液晶显示模组1080.7万元,同比增长3倍。”拥有目前国内单条线体最长、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光电模组工厂的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每11秒即可产出一片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与产业园内的福州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和福州新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组成了从偏光片生产、贴合,到模组、整机的上下游配套,打通新型智能液晶显示屏完整产业链。
在这里,传统产业向新而行——“我们积极探索‘赶鸭子上架’蛋鸭养殖新模式,鸭舍全面覆盖5G网络,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禽类服务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操作、人工辅助,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024年我们产鲜鸭蛋超6000吨。”永泰县金蛋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公司已通过出口蛋禽养殖基地备案,蛋制品远销欧盟、日韩等地。
在这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福州市不仅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的便利化政务服务,还强调‘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服务模式,让企业能够专心发展,政府在企业有需求时能迅速提供帮助。”在榕发展的台资企业代表、台商二代,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奕廷感慨地说。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福州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25家,同比增长23.9%;累计进出口3208.5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2568亿元,同比增长0.4%;进口938.8亿元,同比增长7.3%。
百舸争流,扬帆谋远。开放的福州将始终放眼世界,弄潮逐浪。(记者 钱嘉宜 吴桦真)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