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泸州泸县新增授牌9家“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基地,标志着该县在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劳务品牌上迈出关键一步。目前,“泸三桂”劳务品牌已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年带动就业超1.5万人次,成为泸县助力农民工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据悉,泸县有着“中国晚熟龙眼之乡”美誉,龙眼种植面积达20万亩,覆盖全县20个镇(街道),年产量超7万吨,产值近7亿元。从种植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普及率达90%,到加工端已建成3万吨的冷链物流仓库、年加工能力500吨的深加工基地,开发龙眼干、冻干果、果酒等高附加值产品,再到通过微店营销、电商直播、商超直供等渠道,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泸县已形成完整的晚熟龙眼产业劳务服务链。
本次新增的9家培育基地,涵盖种植管理、食品加工、电商运营等关键领域,将进一步完善“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培育体系。依托培育基地,泸县将陆续开展无人机植保、果干烘焙、短视频营销等实用技能培训,年培训超过3000人,优先吸纳参加了培训的本地零散劳动力到培育基地就业。
“我们将与泸三桂劳务专业合作社、四川宴美佳果农产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开展‘订单’种植、龙眼花采收、龙眼鲜果采摘,帮助农户就业增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省级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泸县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万琼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打算,“作为培育基地代表,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泸县‘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农产品在包装、物流、冷链等配套产业方面的发展。”
在授牌座谈会上,来自泸县农业农村局、泸县人社局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泸三桂”品牌发展提出系统性策略。专家们围绕“标准筑基、数字赋能、品牌运营”等方面的内容各抒己见,希望在“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工作中,制定《“泸三桂”龙眼生产标准体系》,依托企业资源,搭建“泸三桂”专属宣传平台,推进技能培训、认证、就业精准匹配,助力“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农产品进驻省、市、县三级供销店铺和商超,不断提升“泸三桂”品牌价值。
“从‘中国晚熟龙眼之乡’到‘特色劳务品牌’培育,泸县正以‘泸三桂’为抓手,探索‘技能培训+品牌赋能+就业增收’全产业链增值新模式。下一步,泸县将以‘泸三桂’为媒,通过政企协同、产教融合、数字创新,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金名片’,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泸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洪林、刘金、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