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地处乌江河畔的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了解到,该乡4个村127个村民组4800余户村民,一年四季把心思都放在茶产业上,人间四月,在回龙村、花山村等茶山上,随处可见茶农采摘的身影,各加工企业也开足马力,投入到茶叶精深加工关键时节。
在回龙村,贵州丹海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冯廷刚告诉记者,回龙人有“二不习惯”:不种庄稼,不养畜禽,村民把心思全部放在茶叶产业上。他说他亲戚王某今年80多岁了,一个人生活都有20万元的存款。由于回龙人勤劳苦干,到银行存款的农民越来越多。据他了解,回龙村民到银行存款达几十到百万的村民不在少数。
花山乡分管茶产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花山苗族乡目前拥有白茶2.8万亩,苦丁茶1.7万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白茶之乡,荣获“2023贵州重点产茶乡镇”称号。去年,花山4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完成茶叶加工60万斤,产值达到2亿多元。今年花山茶叶产销发展势头良好,预计产值可达2.5亿元。

据悉,早在2015年前,花山苗族乡广大群众由于受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限制,产业主要以发展烤烟、玉米、辣椒等传统产业为生。随着余庆县大力发展茶产业,花山苗族乡气候、土壤又符合白茶生长,各村群众纷纷试种,均获得成功。安吉白茶落地生根后,在2015年“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飞龙湖”牌白茶斩获金奖,这个荣誉称号让花山白茶一战成名,也更加坚定了花山发展白茶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随着道安、遵余两条高速相继开通,制约花山发展的交通瓶颈已被打破。为切实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补齐配套设施短板,花山苗族乡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向上争资争项,去年,先后争取资金560万元,建成洞水村、花山村等茶叶加工厂,正在建设万里村茶叶加工厂。争取资金800多万元,完善万里村隔山门茶叶基地产业路。争取资金50万元,完善回龙村茶青交易市场配套设施。争取资金575万元,将闲置低效荒山花阡谷打造成为千亩白茶基地,成为花山白茶产业发展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多年来,花山苗族乡坚持以“支部+合作社+企业”“支部+企业+农户”等多种模式,通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村致富能人、大户等带动,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规模性茶园,打造茶叶示范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发展种植茶叶,形成以点带面成片发展的良性机制。
据乡政府有关部门透露,目前,花山苗族乡群众在全乡境内各大银行存款金额高达6个亿,存款农户4000多户,真正做到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让茶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全媒记者:樊明富
编辑:何祖嘉